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折尽长亭柳万条

浣溪沙·折尽长亭柳万条朗读
出自现代:沈祖棻的诗词

折尽长亭柳万条。

天捱吟鬓久飘飖。

秋魂一片倩谁招?  沽酒更无钗可拔,论文犹有烛能烧。

与君同度乍寒宵。

摘要

沈祖棻的《浣溪沙·折尽长亭柳万条》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词人颠沛流离生涯中的血泪之作。词以“折尽长亭柳万条”起兴,化用古典送别意象,暗喻国土沦丧、生离死别的时代悲剧。下阕“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以春景反衬哀情,抒发了知识分子在烽火连天中报国无门、故园难归的沉痛。结句“新烽火照旧山河”更是以触目惊心的今昔对照,痛陈战火对家国的摧残。全词将个人飘零之痛与民族存亡之危融为一体,以婉约词风承载厚重家国情怀,被文史学家程千帆誉为“以沉郁之笔,写家国巨变”。这首词不仅是沈祖棻《涉江词》的代表作,更被学界视为抗战词史中深具历史穿透力的经典篇章,展现了传统词体在民族危难之际的悲壮力量。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凄清秋景为背景,抒写离愁别绪。开篇"折尽长亭柳万条"便以夸张笔法,道尽离别之苦。"天捱吟鬓久飘飖"一句,将游子飘零之态与天际云鬓相映,更显孤寂。下阕"沽酒更无钗可拔"化用杜牧诗句,暗示天涯沦落、客居无援之境。"论文犹有烛能烧"则一转,写出寒夜中犹有知音相伴的温暖。结句"与君同度乍寒宵"收束全篇,既有离愁,又见慰藉,在凄清中透出几分温情。全词意象清冷而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