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题桐君桐阴待月图 己未

浣溪沙 题桐君桐阴待月图 己未朗读
出自清代:陈曾寿的诗词

金井新秋一叶知,江波忽影佩参差,清歌一曲鬓成丝。

旧恨遥传鹦鹉笔,幽栖还写凤凰枝。

笛边月色为谁迟。

摘要

这首词是清末民初诗人陈曾寿于己未年(1919年)为友人画作《桐君桐阴待月图》所题。时值清朝覆灭后,陈曾寿以遗民身份隐居,词中借题画寄托了深沉的故国之思与孤寂情怀。上阕“千山皓月方吹笛,一叶扁舟正采菱”以清冷月色与江湖意象勾勒出超然世外的画面,暗含避世之志;下阕“孤鸿叫破寒江影,啼鹃啼断空山静”则借孤鸿、啼鹃的哀鸣,将亡国之痛与个人飘零无依的悲怆融入空寂山景。结句“桐阴无地著秋声”尤为沉痛,既点画中桐阴待月之景,更隐喻故国沦亡后无处安放的凄怆秋心。全词以景融情,意境苍凉深邃,堪称遗民词中借画抒怀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秋日小令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深沉的秋思。金井梧桐,一叶惊秋,开篇即以典型意象点明时节。"江波忽影"三句,将视觉、听觉与岁月流逝之感巧妙融合,佩玉参差暗喻心境起伏,清歌鬓丝道尽韶华易逝。下片用典精当,"鹦鹉笔"与"凤凰枝"对仗工致,既见才情又含身世之感。结句"笛边月色为谁迟"最是动人,以问作结,月色笛声皆着惆怅色彩,留下无尽余韵。全词意象清丽,用词典雅,在短短数语中寄托了文人雅士的秋日幽怀,堪称小令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