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三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三朗读
出自清代:王时翔的诗词

一寸柔肠万里纡。

好天良夜怅离居。

独揩清泪五更余。

情重何妨添病重,形疏祗恐是心疏。

西楼斜月竟何如。

摘要

王时翔的这首《浣溪沙》是清代词坛浙西词派创作的代表之一。其创作秉承了浙西词派“清空雅正”的审美追求,以含蓄婉约的笔触抒写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词中通过描绘疏帘、玉钩、新茶、书卷等意象,勾勒出书斋生活的清幽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艺术表现上,该词语言凝练典雅,善用白描手法营造空灵氛围,尤其“疏帘簌簌晚风柔”等句,以动衬静,尽显词人观察之微与心境之闲。整首词虽无重大历史背景依托,却真实记录了清代文人的日常雅趣,展现了传统士大夫在书斋天地中寻求精神超脱的典型心态,是研究清代文人词创作风貌的精致范本。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柔肠寸断开篇,奠定了全篇缠绵悱恻的基调。上阕"一寸柔肠万里纡"运用夸张手法,将无形的相思具象化,凸显离愁之深。"好天良夜"与"怅离居"形成强烈反差,倍增孤寂。下阕"情重何妨添病重"道出痴情人不惜以病殉情的决绝,而"形疏祗恐是心疏"则流露出对情变的隐忧。结句"西楼斜月"以景结情,斜月无言却胜过千言万语,留给读者无限遐想。全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展现了婉约词含蓄深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