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偶憩清和庵即事
浣溪沙 偶憩清和庵即事朗读垒石缘流一径斜,寺门幽似野人家。
西风黄叶响篱笆。
紫入鹦哥名是菊,红归鸦舅色如花。
僧雏竹下自煎茶。
摘要
这首《浣溪沙·偶憩清和庵即事》是清代词坛巨擘陈维崧的一首即景小令。词人偶然在清和庵休憩,以敏锐的观察捕捉庵中景物与人物情态。上阕“寺门”三句,描绘斜阳古寺、归鸟聒噪、僧人闲话桑麻的静谧画面,透出山野生活的淳朴气息;下阕“山茗”三句,笔触转向庵中待客的清茶、瓶中野花,以及老僧对“城中桃李”的淡然调侃,暗含对尘世浮华的疏离。全词语言清新自然,白描手法生动传神,通过庵院日常的细微片段,既展现了清幽脱俗的禅意境界,又含蓄流露出词人对简朴真趣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事的疏淡态度,体现了陈维崧词风中闲逸清雅的一面。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令勾勒出一幅清幽恬淡的山寺图景。起笔"垒石缘流"三句,以斜径、幽寺、篱笆三个意象,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西风黄叶的篱笆轻响,更添几分萧瑟之意。下片转写寺中花木,紫菊红枫相映成趣,色彩明艳却不失雅致。最妙在结句"僧雏竹下自煎茶",以稚僧煎茶的闲适场景作结,既点出山寺本色,又将全诗的意境推向空灵。全篇笔调清新,意象疏朗,于平淡中见真趣,展现了文人雅士向往的禅意生活。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