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天遣春温到海涯。
天边隐约是侬家。
望中一片木棉花。
丽日轻烟迷碧树,清宵好梦食番瓜。
故人新赏咖啡茶。
摘要
卢鸿基的《浣溪沙》创作于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当时重庆频遭日军轰炸,作者身处防空洞中,以笔为刃记录民族苦难。词中“天如锅盖地如囚”的比喻,既描绘了空袭时民众困守地下的压抑场景,又暗喻山河破碎的时局。下阕“劫火煎心春复秋”直抒国仇家恨的煎熬,而“血花开上石头楼”则以凄厉意象展现战争创伤。全词在悲怆中透出坚韧,将个人体验升华为民族集体记忆,成为抗战文学中极具现场感的词作。这首词因真实记录大后方民众的生存状态,被学者视为“防空洞文学”的代表作之一,2015年收录于《抗战诗钞》史辑。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的南国风光为背景,勾勒出一幅温馨动人的画卷。上阕"天遣春温到海涯"开篇便点明时节地点,春意盎然中隐约可见家园,木棉花开的意象更添几分南国风情。下阕"丽日轻烟"与"清宵好梦"形成昼夜交替的时空转换,"食番瓜""赏咖啡"的细节描写既展现了南国特有的生活情趣,又暗含对故人的思念。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生动,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摹,将游子思乡之情与异域风情完美融合,在平淡中见真情,在寻常处显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