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天末风起,秦淮歌舫渐稀。木樨香时,秋阳骄亢,人多病齿头眩,江南呼为桂花燥,赋此词

浣溪沙 天末风起,秦淮歌舫渐稀。木樨香时,秋阳骄亢,人多病齿头眩,江南呼为桂花燥,赋此词朗读
出自清代:吕惠如的诗词

金碧楼台咽暮蝉。

燥晴秋见夕阳殷。

梦思疏雨滴帘前。

八月凉波桃叶渡,一城秋病木樨天。

恼人风物寄吴笺。

摘要

吕惠如,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吕碧城之姊,创作了这首《浣溪沙》词。词作于秋天桂花盛开时节,秋阳炽烈,导致人们多患牙痛头晕之症,江南地区俗称“桂花燥”,作者有感而发,赋词抒怀。词中描绘了天末风起、秦淮河上歌船渐稀的萧瑟秋景,表达了秋燥带来的身体不适与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隐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作品以婉约笔触展现了江南秋日的独特风情,体现了吕惠如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在词坛上,她的作品虽不及吕碧城广传,但此词以其清新意境和人文关怀,被视为其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黄昏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凄清萧瑟的画卷。"金碧楼台咽暮蝉"开篇即以蝉声暗喻秋意,楼台虽华丽却难掩寂寥。下阕"八月凉波桃叶渡"点明时令,以"凉波"与"秋病"相映,将个人愁绪融入江南秋景。结句"恼人风物寄吴笺"道出词人羁旅之思,将眼前风物化作笺上愁情。全词意象疏朗,语言清丽,在看似平淡的景物描写中暗藏深沉情感,展现了传统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思与含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