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出自清代冯煦的诗词

何处春残不杜鹃。

雨昏烟澹落花前。

销魂时节又今年。

三月东风归似客,一江春水远于天。

更无人上木兰船。

摘要

冯煦的《浣溪沙》是清末民初词人冯煦的代表词作之一。此词以秋日黄昏为背景,通过"一叶飘零"、"几点寒鸦"、"半湖秋水"等萧瑟意象,勾勒出寂寥苍茫的意境。词中"浊酒新来莫漫携"暗含借酒消愁的无奈,而"新词赋就更凄其"则直抒胸臆,道出创作愈深、愁绪愈浓的矛盾心境。末句"可怜人似水东西"以流水喻人生漂泊,深刻揭示了身世飘零、聚散无常的悲慨。全词语言凝练,情感沉郁,承袭常州词派"比兴寄托"之法,将个人羁旅之愁升华为乱世文人共通的飘零之痛。朱祖谋评其词"洗凡艳,深隽永",此作正是其洗练深沉词风的典型体现。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春残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凄迷的暮春图景。开篇"何处春残不杜鹃"一句,便将意境推向苍茫辽阔处,杜鹃啼血本已令人心碎,更兼"雨昏烟澹"的迷蒙氛围,使落花时节更添几分哀婉。下阕"三月东风归似客"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比作匆匆过客,暗喻春光易逝;"一江春水远于天"则通过空间距离的夸张,营造出渺远无边的惆怅。结句"更无人上木兰船"尤为精妙,以无人问津的孤舟作结,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融为一体,余韵悠长。全词语言清丽含蓄,意境凄美深远,堪称咏春残之绝唱。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