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元夜后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还酒閒喜为赋此

浣溪沙 元夜后一日史生仲恭久客初还酒閒喜为赋此朗读
出自金朝段克己的诗词

马上风吹醉帽偏。

一川晴雪袅吟鞭。

冷云堆里指家山。

慈母已占乌鹊喜,佳人望月拜婵娟。

今宵人月十分圆。

摘要

这首《浣溪沙》是金末元初文学家段克己所作。词题点明创作契机:元宵节次日,久客异乡的友人史仲恭初归故里,词人于酒宴间欣喜赋词。全篇以节后重逢为背景,既流露对友人归来的真挚喜悦,又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上片可能描绘宴饮欢洽之景,下片则通过节物变迁或往昔回忆,抒发对漂泊生涯的喟叹与对友情的珍视。段克己与弟段成己并称“二妙”,其词承袭苏辛余韵,于疏朗中见沉郁,此作正是其典型风格——在闲适欢聚的表象下,隐伏着乱世文人特有的苍凉心境。虽无直接史料详载此词评价,但《二妙集》整体被赞为“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吴澄语),本词亦属其中寄慨遥深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马上行旅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思乡画卷。上阕"风吹醉帽"、"晴雪吟鞭"的动感描写,与"冷云堆里指家山"的静景相映成趣,将游子思归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深沉。下阕转入温馨想象,母亲占卜得喜、佳人拜月的细节,与"人月十分圆"的圆满结局形成呼应。全词笔调清新自然,意象选择精巧,通过空间转换和虚实相生的手法,将羁旅之愁与团圆之喜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词人对亲情爱情的深切眷恋。末句以月圆人圆作结,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