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出自清代冯煦的诗词

天际断霞鱼尾鲜。

一绳南雁送归舷。

孤他楚竹与湘烟。

波亦未生霜未落,汉川西望柳如绵。

旧游重到三十年。

摘要

冯煦的《浣溪沙》是晚清词坛一首深婉沉郁之作。此词创作于清末动荡之际,作者身历家国忧患,借词抒写内心孤寂与时代悲凉。上阕"莫向流萍托爱根"以漂泊的浮萍起兴,暗喻人生无定的苍茫感;下阕"侵阶罗袜怨黄昏"通过黄昏独立、露湿罗袜的意象,层层递进孤寂凄清之境。结句"如何销尽凄凉意"以设问收束,将个人身世之悲与时代没落之痛交融,形成深沉的意境。全词语言凝练,善用比兴,在婉约词风中注入忧时伤世之思,展现了传统文人在历史变局中的精神困境。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其词"幽咽怨断",此作正是这种沉郁词风的典型体现,堪称晚清词坛的哀婉绝唱。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寥廓秋景开篇,描绘天际残霞如鱼尾般鲜红,南归雁阵牵引着归舟。楚地修竹与湘水烟波更显孤清。下阕转向汉水西岸,霜未降而波未兴,唯见柳絮如绵,唤起三十年前旧游记忆。全篇以景语写情语,通过"断霞""孤竹""霜柳"等意象,将时空距离与人生感慨熔铸在秋色画卷中,末句"三十年"三字尤为沉痛,道尽物是人非之叹。笔法疏朗中见凝练,意境空灵而深沉,堪称羁旅怀旧佳作。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