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 其五朗读
出自明代尤侗的诗词

家住阊门西复西,凤凰桥上夜乌啼。

绿杨巷曲画帘低。

宛转腰身飞乳燕,聪明性格点灵犀。

粉墙拂袖待留题。

摘要

尤侗的《浣溪沙·其五》是清代词坛一首婉约深挚的佳作。此词以细腻笔触描绘闺中女子春日的孤寂与愁绪,开篇“愁到眉峰碧聚”以眉峰紧锁的意象生动刻画愁态,下阕“自叹多情是足愁”直抒胸臆,点明多情反被情困的无奈。全词通过“花飞”“莺语”等春景反衬人物内心的落寞,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尤侗借传统闺怨题材,含蓄表达了人生多舛、命运难期的深沉感慨,其语言清丽婉转,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清初文人词含蓄蕴藉的审美特质。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其词“哀感顽艳”,此作正是其婉约词风的典型体现,在清代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词以婉约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江南市井风情画。上阕以"阊门""凤凰桥""绿杨巷"等典型意象构建出姑苏城特有的空间格局,更以"夜乌啼"的听觉描写与"画帘低"的视觉意象相映成趣,营造出朦胧幽静的意境。下阕转入人物描写,"飞乳燕"之喻既写腰身之柔美,又暗含轻盈灵动之态,"点灵犀"三字写尽女子聪慧灵秀。结句"粉墙拂袖待留题"最是妙笔,以拂袖轻拭粉墙的细节,将少女欲言又止的微妙心思表现得含蓄动人。全词笔致清丽,既有市井烟火气,又不失文人雅致,在尺幅之间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艺术提炼。

尤侗(1618年-1704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字展成,一字同人,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