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八
浣溪沙 其八朗读谁替黄姑借聘钱。
探囊只有断肠笺。
如今未是买花天。
杜牧重来应践约,刘郎再到岂无缘。
感乡许我待三年。
摘要
黄燮清的《浣溪沙·其八》是清代词坛的一首婉约佳作。此词创作于道光年间,时值社会动荡,文人常借闺怨题材抒写身世之慨。词中描绘暮春时节闺中女子的孤寂愁绪,以"嫩寒无赖上罗衣"起笔,通过"不成眠""怕开帘"等细节,层层递进刻画其百无聊赖的心境。下片"蛛网吹粘帘竹翠,燕泥零落药栏边"二句,以工笔写景暗喻青春凋零,结句"更无人在夕阳前"将孤独感推向极致,含蓄道出对时光流逝、人生飘零的深切悲悯。黄燮清以细腻笔触融合身世之感,延续了花间词风而更显沉郁,近代词评家陈廷焯赞其"情词凄切",体现了清代词人"以艳语写哀"的独特艺术境界。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婉约笔触抒写相思情怀。上阕"探囊只有断肠笺"句,以典雅的意象道出囊中羞涩的窘境,暗喻相思之苦。"未是买花天"一语双关,既指时令未至,又暗喻姻缘未熟。下阕用杜牧、刘郎典故,既显才情,又寄托对重逢的期盼。"感乡许我待三年"收束全篇,将缠绵情思化作温婉的等待誓言。全词情感真挚而不失含蓄,用典自然贴切,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与独特的抒情艺术。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