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花信催春入帝关。
玉霙争腊去留间。
不禁风力又吹残。
客舍不眠清夜冷,萦愁一缕袅檀,空庭月落斗阑干。
摘要
沈与求的《浣溪沙》是南宋初期的词作。作者身处宋室南渡、时局动荡之际,词中常透露出对家国命运的忧思。此词通过描绘凄清的自然景象(如"烟柳风蒲冉冉斜"),含蓄抒发了乱世中文人的漂泊之感和对故土的眷念。下阕"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句,更直接点破中原沦陷的悲愤,而"一尊浊酒戍楼东"则流露无奈借酒消愁的苍凉心境。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沉郁,以景衬情,展现了南宋初期爱国文人的典型心境。虽不如其诗作闻名,但真切反映了时代伤痕,是研究南宋词史的重要作品。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春寒料峭为背景,含蓄地抒发了羁旅愁思。开篇"花信催春"三句,通过"催春"与"争腊"的意象对比,勾勒出冬春交替时节特有的矛盾与挣扎。"不禁风力又吹残"一句,既写景又暗喻人生无常。下阕转入抒情,"客舍不眠"直抒胸臆,"萦愁一缕"化无形愁绪为有形青烟,更显孤寂。"空庭月落"以景结情,那斜挂的北斗与清冷的月光,共同构筑出一个疏离冷寂的意境空间,将游子漂泊无依的怅惘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深刻体悟。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