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陌上何人控玉骖。
轻阴漠漠柳毵毵。
罗衣初试又添寒。
中酒心情閒似燕,禁烟天气困于蚕。
浑如庾信在江南。
摘要
冯煦的《浣溪沙》是晚清词坛一首含蓄深沉的感怀之作。此词创作于光绪年间,当时清王朝内忧外患,词人历经宦海沉浮,借春景抒写人生况味。上阕以“半篙波暖”“燕尾分波”勾勒出初春的温煦,下阕笔锋陡转,“可奈东风似虎狂”暗喻时局动荡与人生无常,末句“林花过雨带啼痕”更以凄美意象道尽身世飘零之痛。全词通过自然景物的骤变,隐晦寄托了对国运衰微的忧思与个人命运的无奈,将家国之悲融入婉约词境。冯煦词宗南宋,此作承袭姜夔、王沂孙遗韵,以比兴手法寓沧桑之感,语言凝练而意蕴绵长,被后世视为常州词派晚期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笔触勾勒春寒料峭的江南景致。"控玉骖"三字起笔不凡,将陌上行人比作驾驭玉马的神仙,旋即转入"轻阴漠漠"的朦胧春景。下阕"閒似燕"与"困于蚕"的巧妙对仗,既写春困情态,又暗含人生况味。结句以庾信自况,将眼前春寒与历史文人的羁旅愁思绾合,使全词意境顿然深远。词人善用比兴,在寻常春景中寄寓不寻常的文人情怀,正是宋词婉约派的典型笔法。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