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仲冬朔日,独步花坞中,晚酌萧然,见樱桃有花)
浣溪沙(仲冬朔日,独步花坞中,晚酌萧然,见樱桃有花)朗读小圃韶光不待邀。
早通消耗与含桃。
晚来芳意半寒梢。
含笑不言春淡淡,试妆未遍雨萧萧。
东家小女可怜娇。
摘要
毛滂这首《浣溪沙》作于北宋时期,记录了仲冬时节独游花坞的意外发现。词题点明时间(仲冬朔日)、地点(花坞)与情境(晚酌萧然),核心事件是目睹樱桃在寒冬开花这一反常景象。上阕以“小圃秀风烟”勾勒冬日园景的萧瑟,而“天应放此与清欢”一句,将樱桃花开视为天赐的慰藉,透露出谪居文人苦中寻乐的豁达。下阕“碎佩丛铃满烟雨”以玲珑笔触摹写花姿,结句“莫问新欢与旧愁”看似超然,实则暗含对宦海沉浮的释然与无奈。全词以清寂冬景为底色,以反季樱花为点睛,在自然奇观中寄托了士大夫于逆境中捕捉生命诗意的独特心境,展现了宋代文人“以物观我”的审美哲思。毛滂词风素以“清圆明润”著称,此阕即典型——于萧散处见灵秀,在寻常处得奇趣,堪称宋人小令中“平淡有思致”的佳品。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词以春景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图卷。开篇"小圃韶光不待邀"一句,以拟人手法写春光自来,不待邀请,暗含春光易逝之意。"含笑不言春淡淡"妙用双关,既写花之含苞待放,又暗喻少女情窦初开之态。末句"东家小女可怜娇"点睛之笔,将自然春景与少女情态巧妙融合,使全词顿生灵气。全篇语言清新自然,运用通感手法将视觉、触觉、听觉交织,营造出朦胧含蓄的春日意境,展现了宋代词人细腻婉约的艺术风格。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