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出自元代张翥的诗词

一点芳心两翠蛾。

恼人离绪不胜多。

尊前忍听渭城歌。

花落鸟啼春去也,水长天远客愁何。

此情何处托微波。

摘要

张翥是元代著名词人,其《浣溪沙》一词以清丽婉约见长。此词上阕描绘"晚风斜日淡烟收"的黄昏景致,营造出寂寥空远的意境;下阕以"帘外落花闲不扫"的细节,引出"一春长是为花愁"的喟叹。全词通过疏淡的笔触,将自然时序与人生感怀相融合,在看似闲适的物象中暗藏时光流逝的隐忧。尤其"宝帘闲挂小银钩"的结句,以静态场景收束全篇,使无形的愁绪具象化为帘栊垂落的画面,体现了元代文人词含蓄深沉的审美特质。清代词评家称其"骨韵俱高,渐入浑雅",道出了张翥在宋词雅韵与元曲通俗之间取得的独特平衡。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婉约之笔抒写离愁别绪,上片写美人愁思,下片写游子情怀。起句"一点芳心两翠蛾"极写女子娇媚之态,却暗含孤寂之情。"恼人离绪不胜多"直抒胸臆,将离愁之苦和盘托出。后句用渭城典故,愈显悲凉。下片"花落鸟啼"二句以春去暗喻欢情难再,水天远隔更添愁思。结句"此情何处托微波"以问作结,含蓄不尽,余韵悠长。全词笔致细腻,意境深远,情景交融,堪称婉约词中佳作。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