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浣溪沙

浣溪沙朗读
出自清代厉鹗的诗词

数到湘琴未满弦,春残过了摘樱天。

芳时卯饮最思眠。

八字眉痕刚半画,二分月影恰重圆。

第三桥外见飞仙。

摘要

厉鹗的《浣溪沙》是清代浙西词派代表作之一。此词作于雍正年间,时值厉鹗科举落第后漫游吴越途中。词以舟行春水为背景,通过"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等意象,勾勒出羁旅漂泊的孤寂心境。下阕"流光容易把人抛"直击时光飞逝之痛,末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以自然物象的鲜丽反衬人生易老的无奈。全词以白描手法写深婉愁绪,化用蒋捷词意而更显清空雅致,王国维评其"深得南宋遗韵"。词中时空转换的笔法与色彩对照的运用,成为后世词家效仿的经典范式。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词如一幅工笔仕女图,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暮春闺思。上阕"湘琴未满弦"暗喻心事未了,"春残樱谢"点明时令,而"卯饮思眠"则活画出慵懒情态。下阕对仗精妙,"八字眉"对"二分月",将女子梳妆与夜空月色相映成趣。结句"第三桥外见飞仙"突然荡开,似真似幻间透露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全词用词典雅,意象绵密,在方寸之间辗转腾挪,既写实又空灵,展现了词人捕捉瞬间情思的非凡功力。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