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朗读
出自宋代:佚名的诗词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愁比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摘要

这首《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是南宋时期一位佚名词人的作品,创作背景与宋室南渡后的家国之痛密切相关。词人借太湖壮阔之景起兴,以"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的豪迈开篇,转而抒发"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的隐逸之思,却在"国耻未雪"的疾呼中陡然转向悲愤。全词以江湖之志反衬山河之痛,"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的磅礴气势,与"长剑倚空"的孤绝意象交织,既表达了词人收复失地的炽热理想,又暗含对朝廷偏安的愤懑。结尾"浪花舞白鸥"的苍茫景象,更将壮志难酬的悲凉寓于天地浩渺之间。此词虽作者佚名,却在《花草粹编》等典籍中流传至今,其跌宕起伏的情感张力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使之成为南宋爱国词中独具锋芒的遗珠。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太湖为背景,抒发了词人面对山河破碎的悲愤情怀。开篇"平生太湖上"三句,通过今昔对比,凸显愁思之深。"拟把匣中长剑"以下五句,表面写归隐之志,实则暗含壮志难酬的无奈。下片"脍新鲈"三句陡然转折,由闲适转为悲怆,"太平生长"二句道出兵戈突起的沉痛。结尾"欲泻三江雪浪"五句气势磅礴,展现了词人收复河山的强烈愿望,却又在"双泪堕清波"中归于沉痛。全词意境开阔,情感跌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体现了南宋词人特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