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题剑阁

水调歌头·题剑阁朗读
出自宋代崔与之的诗词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摘要

《水调歌头·题剑阁》是南宋名臣崔与之的代表词作。这首词创作于作者任职成都期间,当时他登临剑阁,面对川蜀险峻地势与边疆烽火,心系家国安危。上阕以"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开篇,展现雄关气象,继而通过"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等句,直指战乱中百姓的深重苦难。下阕"蒲涧清泉白石,梅岭绿阴青子"转入对岭南故土的思念,却在"烽火平安夜"的转折中,将个人乡愁升华为"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的壮志。全词以"功名机会要人忙"作结,在苍劲沉郁的笔调中迸发出匡时济世的豪情,被后世誉为"粤词之祖",其雄浑气骨与家国情怀对岭南词风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此词写将军壮志未酬的感慨。上片以雄浑笔触开篇,"万里"二句气势磅礴,点明地点与身份。"乱山"二句极目远眺,暗含对朝廷的思念。中间三句写战乱惨状,末二句表忠心耿耿。下片转写深夜独坐,"青灯"三句形象生动,流露迟暮之感。"梅岭"三句借景抒情,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结句"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尤为动人,在战火中寄托思乡之情。全词刚柔相济,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又有白发思归的惆怅,展现了爱国将领的复杂心境。

崔与之(1158~1239)南宋名臣。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二年,除参知政事。三年,拜右承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著有《崔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