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朗读十日九风雨,一日是层阴。
春秋绝少佳日,无地可登临。
不见西来秋色,但诵南华秋水,愁坐怨秋霖。
屈指几明月,凝想到如今。
树萧萧,泥滑滑,院沉沉。
绿蓑青笠,江上渔父也难禁。
挑尽幢幢灯影,听遍床床屋漏,馀润逼罗衾。
泼墨襄阳画,催我短长吟。
摘要
吴藻的《水调歌头》是清代女性词坛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嘉庆年间,作者身处闺阁却心怀壮阔,以“长剑倚天外,白眼阅人多”的豪迈开篇,突破传统闺秀词的婉约格局。词中借酒抒怀,以“醉来呵壁问天”的狂态,倾吐对性别束缚的不平与对自由的渴望,发出“看取宝刀如雪,恩怨今朝都了”的激昂宣言。下阕“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愁”更以奇崛想象,展现超越时代的女性意识觉醒。全词雄奇跌宕,将身世之慨与济世之志交融,被词学家赞为“扫尽脂粉气”。陈文述评其“闺阁中苏辛派”,近代学者更视其为清代女性文学突破性别藩篱的重要标志,其激越的自我表达与生命张力,在女性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秋雨为背景,道尽人生愁绪。开篇"十日九风雨"直写阴郁天气,奠定全篇低沉基调。"春秋绝少佳日"更显人生困顿。"西来秋色"与"南华秋水"对举,展现诗人内心矛盾。下阕通过"树萧萧"、"泥滑滑"等叠词,营造出沉闷压抑的氛围。渔父难耐风雨,暗示诗人亦不堪愁绪困扰。结尾"泼墨襄阳画"笔锋一转,将愁思化为艺术创作,体现出文人特有的精神寄托。全词情景交融,音律顿挫,将秋雨之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却又在艺术创造中寻得解脱,展现了文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超越。

吴藻,清(一七九九―一八六二)女。字苹香,自号玉岑子,仁和(今杭州)。人。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尝写饮酒读骚图。著有香南雪北庐集、花帘书屋诗、花帘词、读骚图曲。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