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二 与诗堂偶赋
水调歌头 其二 与诗堂偶赋朗读问此传舍耳,宁用垒鸠巢。
一时尚须洒扫、何况寄鹪鹩。
装砌疏栏曲槛,点缀高梧修竹,结夏小团瓢。
恰似槐安国、龟岭赋苕峣。
诗成也,酒熟矣,共逍遥。
倘来富贵、凭教造物付儿曹。
且顾吾生行乐,任取后人笑拙,难辨鹿和蕉。
起舞向明月,一笛碧云高。
摘要
这首词是清代词人吴绮在诗堂即兴创作的一首作品。词中通过“笑指青山,偶来便去”的洒脱姿态,以及“玉笛金樽,锦瑟香奁”等雅致意象,勾勒出文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下阕以“人世事,云烟过”道出世事变幻如烟的感慨,又以“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的醉态画面收束,在疏狂中暗藏孤寂。全词语言清丽流畅,意境空灵超逸,既展现了作者寄情诗酒、放怀山水的隐逸之思,也透露出对尘世浮名的淡泊态度,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典型心境,是一首清新自然的即兴抒怀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闲适超脱之笔,抒发了作者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上阕以"传舍"起兴,借鸠巢鹪鹩之喻,暗喻人生如寄的深沉感悟。词人巧妙地运用"槐安国"典故,将现实居所与虚幻梦境交织,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意境。下阕转入直抒胸臆,"诗成酒熟"三句展现出文人雅士的潇洒风致。"任取后人笑拙"一句尤为精警,彰显了不随流俗的独立品格。结尾"起舞向明月"的意象,将全词推向高潮,在清幽高远的意境中,完成了对自由精神的诗意礼赞。整首词语言清丽,用典自然,在悠然自得中透露出深刻的人生智慧。

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园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