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文卿提刑自陕西按察改授河东,其
水调歌头 文卿提刑自陕西按察改授河东,其朗读乐府水调歌头,以答雅意一峰华不注,东望雨冥冥。
黄云画角,回首客舍又幽并。
喜按西来佳耗,闻道东山未老,双鬓为谁青。
经济有公论,且莫叹飘零。
杏花吟,山色句,尽称停。
平生风味不浅,聊尔写襟灵。
步冷东垣秋水,坐对汾亭夜月,两地若为情。
合作碧箫曲,留待醉时听。
摘要
王恽的《水调歌头·文卿提刑自陕西按察改授河东》是一首为友人调任所作的赠词。该词创作于元代初年,当时王恽的友人李德昌(字文卿)由陕西提刑按察使改任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使,词人以此作表达祝贺与勉励之情。上阕以"熊轼分朝寄"起笔,喻指友人肩负朝廷重任;"龙沙宣远化,鸡树近明光"既赞颂其陕西任上的政绩,又暗喻新职河东的地理意义。下阕"桑梓龙荒"巧妙将友人故乡(河东)与新任之地并提,末句"分陕付公堂"化用周公、召公分陕治典的典故,寄托对友人继往开来的期许。全词以庄重典雅的笔触,既彰显了元代提刑官的威严职能,更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深化了为国效力的儒家仕途理想,展现了元初士大夫的政治情怀。
DeepSeek赏析
这首《水调歌头》以雄浑豪放之笔,抒写羁旅情怀与政治抱负。开篇"一峰华不注,东望雨冥冥"气象恢宏,烟雨迷蒙中暗含忧思。"黄云画角"以下数句,将边塞风物与政治抱负巧妙融合,既有"东山未老"的壮志,又有"双鬓为谁青"的感慨。下阕转入雅致之境,"杏花吟"、"山色句"尽显文人风雅,而"步冷东垣"、"坐对汾亭"则构成时空交错之美。结句"合作碧箫曲"余韵悠长,将政治理想与艺术追求完美统一。全词笔力雄健,意境开阔,在豪放中见细腻,在感慨中寓抱负,堪称元好问词中上乘之作。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