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朗读公昔少年日,门第盛金张。
长安文酒宴游,意气剧飞扬。
几载容台步屧,曾共太常仙蝶,管领好春光。
何必曲江宴,方是绿衣郎。
爽鸠氏,司秋典,最周详。
圣朝忠厚尤重,兹选异寻常。
每际秋高霜肃,坐对西曹官烛,费尽佛心肠。
丹扆记名姓,清望满岩廊。
摘要
俞樾的《水调歌头》是其晚年所作的一首感怀词。作为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在词中融入了深厚的人生体悟与学术哲思。全词以超脱的笔触抒写晚年心境,既流露出对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淡淡惆怅,又展现出阅尽千帆后的豁达从容。其中"著书都为稻粱谋"等句,既是对传统文人治学处世的反思,也暗含对自身学术生涯的总结。词中巧妙化用典故,语言清雅含蓄,意境深远,体现了学者词特有的理性光辉与文人情怀。这首词不仅是俞樾个人精神世界的写照,更折射出晚清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典型心态,展现了传统学人在学术追求与人生境界上的高度统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笔调追忆昔日长安文酒宴游的意气风发,又转入对仕途生涯的深沉感慨。上阕以"金张"门第起笔,用"意气剧飞扬"五字尽显少年得志之神采,又以"太常仙蝶""管领春光"等意象,勾勒出当年风雅快意的生活图景。下阕笔锋陡转,"秋高霜肃"四字顿生肃杀之气,与上阕春光形成强烈对比。"西曹官烛""佛心肠"等语,暗含仕途艰辛之意,而结句"清望满岩廊"又复归平和,展现出词人历经宦海沉浮后的超然心境。全词跌宕起伏,张弛有度,在寥寥数语中浓缩了人生际遇的变迁,体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