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朗读佳士爱名句,粉本拓烟霞。
峰回路转何处,茅屋两三家。
如在山阴道上,步步引人入胜,望望酒帘斜。
一带水杨柳,万树碧桃花。
绕村郭,闻鸡犬,见桑麻。
不因蜡屐,谁信春色到天涯。
好个绿濛濛地,添段夕阳罨画,无处不繁华。
仙亦在尘境,何必武陵誇。
摘要
吴藻的《水调歌头》是清代女性词坛的杰作,集中展现了这位才女冲破性别束缚的豪情与悲慨。创作于嘉庆年间,吴藻借词抒怀,以“磨就斩犀剑,刺破碧玻璃”的奇崛意象开篇,将剑喻才情,水比世俗,表达对女性才华被压抑的愤懑。词中“补天无彩石,斫地有哀歌”化用典故,既暗喻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又透出不甘沉沦的倔强。下阕“东海南湖,问谁更解酒浇愁”更以纵横捭阖之势,展露其超越闺阁的壮阔胸襟。全词在豪宕中见沉郁,于激越处藏孤愤,被词学家誉为“清代女性词中罕见的金石之声”。近代学者推崇此词“以剑气写心,开闺阁词未有之境”,其突破性别局限的文学自觉,使吴藻成为女性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奇女子。
DeepSeek赏析
此词写春景如画,令人神往。起笔"佳士爱名句"便见文人雅致,继以"粉本拓烟霞"勾勒出山水轮廓,笔致空灵。中段"一带水杨柳,万树碧桃花"二句,对仗工整而色彩鲜明,将春色渲染得淋漓尽致。下阕"绕村郭"三句写农家闲趣,与"蜡屐"典故相映成趣,暗含隐逸之思。结句"仙亦在尘境"点明主旨,谓不必远寻世外桃源,眼前即是仙境。全词笔调清新,意境开阔,写景状物如在目前,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颇得陶渊明、王维遗韵。

吴藻,清(一七九九―一八六二)女。字苹香,自号玉岑子,仁和(今杭州)。人。幼而好学,长则肆力于词,又精绘事,尝写饮酒读骚图。著有香南雪北庐集、花帘书屋诗、花帘词、读骚图曲。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