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放歌
水调歌头 放歌朗读东海蜃楼起,天半泻黄河。
此事茫茫无据,造化究如何。
欲待催烧笔砚,只怕万般愁恨,无处可消磨。
且共狗屠饮,起舞影婆娑。
君不见,春来去,落花多。
少年易老,问谁有计驻羲和。
叹我壮怀未遂,腰下宝刀难脱,惆怅已蹉跎。
不惜唾壶缺,且自发悲歌。
摘要
佟世南的《水调歌头·放歌》是一首充满豪情与疏狂之气的词作。作者佟世南为清代词人,其词风在清初词坛独具一格。这首词以“放歌”为题,核心在于抒发一种挣脱束缚、纵情任性的情怀。词人通过“醉眼”“狂歌”等意象,描绘了在酒意中放浪形骸、长歌当哭的恣意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礼法的不屑与对精神自由的强烈向往。词中“莫问浮云起灭,且向醉中狂啸”等句,体现了其超然物外、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也暗含了身处时代变迁中的复杂心绪。整首词语言豪迈奔放,情感激越,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疏狂不羁的个性与追求心灵解脱的渴望,是体现其词作风格的代表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壮阔意象开篇,蜃楼幻影与天河倾泻交织,暗喻人生虚幻无常。上阕"造化究如何"一问,道尽对命运的困惑,继而转向借酒消愁、起舞自娱的放达。下阕以"春来去"带出时光易逝之叹,"宝刀难脱"四字尤见壮志未酬的郁结。结句"不惜唾壶缺"用典精妙,将悲愤化为长歌,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豪迈与苍凉。全词跌宕起伏,在雄浑景象与细腻情感间自如转换,体现了作者对生命困境的深刻体悟与超脱姿态。

字梅岭,清满洲(辽东)人。康熙年间任临贺知县,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鲊话》、《附耳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