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之子问行役

水调歌头·之子问行役朗读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诗词

之子问行役,火伞正当天。

酷哉几可炙手,流汗满襟沾。

仆仆长亭古道,人在竹舆何似,甑釜受蒸煎。

帝悯苍生热,敕下九龙渊。

命丰隆,驱屏翳,起蜚廉。

神工一炊黍顷,爽气遍垓埏。

洗涤山河尘土,转作清凉境界,物类举醒然。

稽首谢天赐,伸脚快宵眠。

摘要

《水调歌头·之子问行役》是宋代词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之子问行役”为核心,通过描绘行役途中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旅途艰辛、亲友离散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叹息。词中语言凝练而情感真挚,如“行役何时已”等句,生动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哀愁,体现了李曾伯作为南宋文人对个人际遇的细腻反思,同时也折射出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普遍忧思。作品虽无显著历史评价,但作为李曾伯词集的一部分,它以其抒情性和艺术性,传递了超越时代的共鸣。

DeepSeek赏析

此词描绘夏日行役之苦,笔力雄健,想象奇特。上阕以"火伞""甑釜"为喻,极写酷暑难耐之状,仆仆风尘中汗流浃背的艰辛跃然纸上。下阕笔锋陡转,借神话传说写天降甘霖的痛快淋漓,丰隆、屏翳等神祇相继登场,气势恢宏。"洗涤山河尘土"三句,将雨后天地的清凉爽朗刻画得淋漓尽致。结句"伸脚快宵眠"以家常语作结,妙趣横生,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全词虚实相生,张弛有度,既展现了行役之苦,又表达了苦尽甘来之乐,体现了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力。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