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御河舟中

水调歌头 御河舟中朗读
出自元代张翥的诗词

中夜正无寐,何处舻声来。

河声不堪强聒,更听雁声哀。

月色依依偏照,霜气萧萧渐紧,何似解离怀。

明发吾无策,惟有快衔杯。

过重阳,都未见,菊花开。

遥知数丛篱下,破蕊映书斋。

三十六陂烟水,二十四桥风月,天遣几时回。

传语闲鸥鹭,相望莫惊猜。

摘要

张翥的《水调歌头·御河舟中》是元代一首描绘行舟感怀的词作。此词写于作者乘舟行经京城御河之时,通过“凉风吹雨”“岸柳萧萧”等秋景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抒发了羁旅漂泊的孤寂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词中“中夜正无寐,谁家吹玉箫”以声衬静,深化了客愁;而“沧洲吾有约,白首共渔樵”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归隐江湖的志趣。全词情景交融,语言清雅,在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展现了元代文人仕隐矛盾的心态,是张翥羁旅词的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深夜无眠为引,勾勒出一幅凄清秋夜图。"何处舻声来"一句,以问句开篇,将读者带入迷离意境。河声、雁声、月色、霜气,层层铺排,声色交织,烘托出词人孤寂难遣的离怀。"快衔杯"三字,看似洒脱,实则暗含无奈。下阕转入重阳无菊之叹,以"三十六陂烟水"对"二十四桥风月",将眼前景与心中事巧妙绾合,流露出对故园风物的深切思念。结句托意鸥鹭,更见含蓄隽永。全词情景相生,虚实相映,在凄清中见疏放,在怅惘中含期待,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