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三首 其三
水调歌头三首 其三朗读谁摘碧天色。
点人小龙团。
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
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
采采筠笼去,还道黛螺奁。
龙井洁,武夷润,岕山鲜。
瓷瓯银碗,同涤三美一齐兼。
时有惠风徐至,赢得嫩香盈抱,绿唾上衣妍。
想见蓬壶境,清绕御炉烟。
摘要
李慈铭的《水调歌头三首 其三》是晚清文人抒怀之作。此词创作于作者科场困顿、壮志难酬之际,以秋夜为背景,借霜天冷月、孤雁梧桐等意象,营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上片写景,描绘"西风卷叶""露湿空阶"的凄清之景;下片转入抒情,直诉"十年心事,几曲阑干"的孤寂与"青衫泪渍"的悲慨,字里行间浸透着才士不遇的苦闷与对时光虚度的焦灼。结句"欲挽银河无舵楫,空负钓鳌手"更以豪语转沉痛,将济世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激烈冲突推向高潮。全词承袭辛弃疾词风而自具幽峭特质,在跌宕起伏的节奏中展现晚清知识分子特有的精神困境,被后世视为记录时代士人心绪的典型文本。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茶为题,上阕以"谁摘碧天色"起笔,将茶团比作摘取天色的精灵,构思奇绝。太湖云水、渔娘眉翠、镜台黛奁等意象层层铺陈,勾勒出采茶时的清新雅致。下阕罗列龙井、武夷、岕山等名茶,以"三美"并称,瓷瓯银碗的烹茶场景宛在眼前。结句"蓬壶境""御炉烟"升华意境,将品茶之乐推向仙境。全词笔法细腻,色彩明丽,以茶喻道,在寻常物事中寄托超然之思,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