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
水调歌头 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朗读君住马溪上,我住滆湖中。
平生酒颠花恼,此事那输公。
自逐鹓班鹭队,回忆练裙檀板,甚日恰重逢。
也料秋江畔,开到粉芙蓉。
人世事,枝向背,絮西东。
青山见人分袂,替作别时容。
纵使锦袍入直,讵抵绿蓑听雨,钓艇漾晴空。
他日访君处,烟水定留侬。
摘要
陈维崧的《水调歌头·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是清代词坛的佳作。此词作于康熙年间,是陈维崧流寓苏州时与同乡友人沈凤于(沈泌)的酬别之作,采用对方原唱韵脚,展现了文人间的深厚情谊与唱和传统。词中上片以"春水"、"绿杨"起兴,暗喻离愁,下片"一曲离歌酒痕红"转入对漂泊生涯的感慨,结句"吾生万事茫茫"更以苍茫笔触道尽身世飘零之痛。全词既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融入了个人际遇的深沉悲慨,情感跌宕,风格沉郁。清代谭献在《箧中词》中评其"顿挫浏漓,哀感顽艳",尤其"酒痕红"句被视为神来之笔,将离情别绪与人生况味交织,体现了阳羡词派雄浑苍凉的独特气韵。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两地相思为基调,以酒颠花恼为引子,展现了文人间超越世俗的深厚情谊。上阕通过"马溪上"与"滆湖中"的空间对仗,营造出两地相隔的怅惘,又以"鹓班鹭队"与"练裙檀板"的意象转换,暗示仕途与诗酒生活的矛盾。下阕"枝向背,絮西东"的比喻精妙,将人生聚散比作随风飘散的柳絮,而"青山见人分袂"的拟人手法更添离愁。末句"烟水定留侬"以景结情,烟水茫茫中寄托着永恒的期待,展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隐逸情怀。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在婉转含蓄中透露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