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饮独乐见山台坐中作

水调歌头 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饮独乐见山台坐中作朗读
出自宋代赵鼎的诗词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

先生跨鹤何处,窈窕白云间。

采药当年三径,只有长松绿竹,霜吹晚萧然。

举酒高台上,彷佛揖群仙。

转银汉,飞宝鉴,溢清寒。

金波万顷不动,人在玉壶宽。

我唱君须起舞,要把嫦娥留住,相送一杯残。

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

摘要

赵鼎的《水调歌头·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饮独乐见山台坐中作》是南宋初年的一首感时抒怀之作。此词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中秋,时值北宋末年,朝廷腐败,北方金国威胁日重。词人月夜独饮于"见山台",借酒遣怀,上片以"玉宇洗秋晴""银河仙浪"等清朗意象反衬内心孤寂,下片突转"谁似习池客,醉著接䍦行"的疏狂,实则暗藏"试看百二山河"的忧国之思。全词以旷达之语写沉郁之志,在飘逸的笔触中透露出对山河飘摇的隐忧,展现了赵鼎作为主战派大臣的深重家国情怀。后世评此词"悲歌慷慨",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危机交织,为南宋豪放词风的重要先声。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意境高远,笔调飘逸,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上阕以"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起笔,勾勒出一幅清幽的隐居图景。"先生跨鹤"二句化用仙家典故,更添几分超脱尘世之感。下阕转向饮酒赏月,以"金波万顷"喻月光,以"玉壶"比天地,想象奇特而气象宏大。结尾"醉矣拂衣去,一笑渺人寰"将洒脱不羁的情怀推向极致,全词既有隐逸之趣,又不失豪放之气,在飘逸中见旷达,在闲适中显豪情,显示出作者高洁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