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四 和海盐尉范行之
水调歌头 其四 和海盐尉范行之朗读平生看明月,西北有高楼。
如今羁旅,常叹茅屋暗悲秋。
闻说吴淞江上,有个垂虹亭好,结友漾轻舟。
记得蓬莱路,端是旧曾游。
趁黄鹄,湖影乱,海光浮。
绝尘胜处,合是不数白蘋洲。
何物陶朱张翰,劝汝橙齑鲈脍,交错献还酬。
寄语梅仙道,来岁肯同不。
摘要
朱敦儒的《水调歌头·其四·和海盐尉范行之》是南宋时期的一首酬和之作。词人历经靖康之变后,从疏狂放逸的"山水郎"转向深沉的家国之思。此词以"江湖飘零"起笔,暗喻自身与友人范行之在乱世中的身世浮沉。下阕"莫问今古"等句,表面劝友人超脱世事,实则饱含对时局的无奈与悲凉。结句"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以苍凉意境收束,将历史兴亡化为渔樵闲话,透露出看破世情的苍茫感。全词在旷达语中深藏黍离之悲,展现了词人南渡后从狂放转向沉郁的心境历程,被后世视为其词风转变的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此词以明月高楼起兴,道尽羁旅悲秋之思。上阕"茅屋暗悲秋"五字,将落魄文人的孤寂心境刻画入微,与"西北高楼"形成鲜明对照。中段忽转吴淞旧游之乐,"垂虹亭好"四字轻快如舟,蓬莱忆往更见文心荡漾。下阕黄鹄湖影间,忽插入陶朱、张翰典实,以鲈鱼莼菜之思化解愁绪,结尾"寄语梅仙"之问尤显超脱。全篇跌宕起伏,将羁旅愁思与江湖之趣巧妙融合,既有沉郁顿挫之致,又不失潇洒飘逸之姿,深得宋词婉转含蓄之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