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庚申五日

水调歌头 庚申五日朗读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诗词

又是女儿节,何处贳香醪。

艾装碧虎闪烁,与汝复相遭。

回忆家乡此际,不少痴儿騃女,綵鹢绣旗摇。

蹙起一川雪,崩落半空涛。

渚宫远,沣水阔,恐难招。

古来陈事何限,细数总今朝。

楚国湘累自苦,齐国薛君自乐,一笑等鸿毛。

我自饮我酒,卿自读卿骚。

摘要

陈维崧的《水调歌头·庚申五日》作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端午节,是其晚年漂泊生涯中的感怀之作。此时陈维崧已五十五岁,经历了明清易代的动荡,虽应博学鸿词科入翰林院,却仍怀才不遇。词中借端午民俗(如“角黍”、“蒲酒”)起兴,以“榴花红照眼,艾叶碧笼烟”的明艳反衬内心苍凉,更以屈原自况,发出“千古泪,一杯酒,向谁言”的悲慨。全词将个人身世之叹与家国兴亡之感交织,在“醉里且贪欢笑”的旷达表象下,深藏对命运无常的愤懑与对历史兴亡的沉思。其词风延续了阳羡派雄浑豪宕的特色,以壮语写悲情,在清代词坛被推为“迦陵体”典范,谭献评其“飞扬跋扈,尤见奇才”,堪称融合个人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的端午词杰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女儿节为引,巧妙勾勒出节日欢愉与个人孤寂的交织。上阕"艾装碧虎"与"綵鹢绣旗"的热闹场景,与下阕"渚宫远,沋水阔"的疏离形成鲜明对比。词人通过对"楚国湘累"与"齐国薛君"的并置,展现出超然物外的旷达襟怀。末句"我自饮我酒,卿自读卿骚"以平行句式收束,既显独立不羁之态,又暗含知音难觅之憾。语言洗练处见深意,典故运用自然贴切,在节庆氛围中寄寓着深沉的人生思考。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