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

水调歌头 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朗读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诗词

水色绿如鸭,又似乍磨铜。

靴纹细浪忽起,飒飒夹溪风。

数里江村茆屋,一带芦汀蟹舍,下遍钓鱼筒。

云作蔚蓝缬,衬以晚霞红。

燃楚竹,炊香糯,五湖东。

新来溪友堪讶,乃是大毛公。

赢得罛师拍手,汝有金貂玉佩,讵是绿蓑翁。

笑起唱铜斗,馀响落蛟宫。

摘要

陈维崧的《水调歌头·题毛会侯戴笠垂竿小像》创作于清初,题写在友人毛会侯(即毛晋,明末清初藏书家)的画像上,描绘其戴笠垂钓的隐逸形象。这首词借渔隐生活,表达了对闲适自然、超脱世俗的向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亲近山水的思想情感。陈维崧作为阳羡词派领袖,其词风豪放雄浑,此作虽简,却以细腻笔触展现隐逸情怀,在清代词坛中被誉为体现文人高洁志趣的佳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上阕写景精妙绝伦,"水色绿如鸭"一句即见匠心,用鸭子羽毛的碧绿形容水色,再以"乍磨铜"作比,使意象更加鲜明可感。"靴纹细浪"四字将微风拂过水面的波纹刻画得细致入微。下阕转入人物活动,"燃楚竹"三字既点出炊烟袅袅之态,又暗含隐逸之意。结句"笑起唱铜斗,馀响落蛟宫"将渔家欢乐之情推向高潮,余音袅袅,令人回味。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将江南水乡的日常生活升华为艺术境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