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朗读
出自宋代汪莘的诗词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摘要

汪莘的《水调歌头》是南宋时期一首颇具特色的词作。此词题为《岁暮书怀》,应作于词人晚年隐居黄山期间。上阕以磅礴笔触描绘自然气象,“酿成三江雪水,散作一天秋气”尽显天地之壮阔,暗含对宇宙造化的礼赞;下阕“铁可折,玉可碎,海可覆”以排比句式展现刚毅不屈的品格,最终归结于“浩荡”“自在”的豁达境界。全词通过天地山川的雄浑意象,抒发了词人超脱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隐逸情怀,在豪放词风中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清代沈雄《古今词话》评其“气象宏敞”,现代学者亦推崇此词将宇宙意识与生命感悟熔铸一炉,在宋词中独具壮阔苍茫的意境。

DeepSeek赏析

词作以尧舜、稷契等圣贤远去开篇,透露出对往昔盛世的追思。上阕"周流天上地下"与"我马亦悠哉"形成鲜明对比,既显超然物外之态,又暗含孤独之意。"孔盖逐风回"一句,巧妙化用典故,寄托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下阕"佩宝璐""冠崔嵬"等意象华美,却以"年老在尘埃"作结,形成强烈反差。结尾"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更是以景结情,将家国之思与人生况味融为一体。全词既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又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复杂深沉的思想感情。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