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六 柬甬川少宰感旧
水调歌头 其六 柬甬川少宰感旧朗读隽才名翰苑,雅望重贤关。
照眼玉壶冰鉴,性度自安安。
曾向湖南问讯,咫尺龙门迢递,万里使车还。
寻仙游五岳,分我玉柈丹。
望钟陵,春草碧,杏花残。
几度寄书无雁,彩笔画堂闲。
追忆舟樯北上,怅望林丘高卧,祇恐旧盟寒。
那知开口笑,今日共蓬山。
摘要
夏言的《水调歌头·其六·柬甬川少宰感旧》是明代政治家的词作,收录于《桂洲集》。此词为寄赠同僚张邦奇(号甬川,官至少宰)的感怀之作。创作背景与二人同朝为官的经历相关,词中通过"青鬓已非故""江海几经秋"等意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宦海浮沉的深切感慨,同时流露出对故交的殷切思念。全词以"感旧"为脉络,将人生易老、世事变迁的怅惘与真挚友情交织,语言凝练深沉,体现了夏言作为阁臣词人的忧患意识与文人情怀。明代词评家王世贞称其词"雄爽",此作虽为酬赠,却承袭了苏辛词风的沉郁之气,在明代词坛中独具一格。
DeepSeek赏析
此词笔力雄健,意境深远,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胸襟抱负与人生感慨。上阕以"隽才名翰苑"起笔,勾勒出才子仕途景象,玉壶冰鉴之喻既显其品格高洁,又暗含仕途险恶。湖南问讯、龙门迢递等句,写尽宦海浮沉与功名追求。下阕转写春草杏花,笔锋陡转,透出几分惆怅。寄书无雁、画堂闲处,道尽宦游孤独。结句"今日共蓬山"豁然开朗,将人生际遇与神仙境界相融,既有超脱之思,又含欣慰之情。全词章法严谨,用典自然,在仕隐之间寻得平衡,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典型的精神世界。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