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 新秋寄骥沙徐仲宣

水调歌头 新秋寄骥沙徐仲宣朗读
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诗词

秋色洁于雪,澄湛到帘钩。

凭轩忆尔更剧,君亦念余不。

记客泉亭草寺,闲弄吟篷钓笛,相与狎沙鸥。

一笑别君去,四节忽如流。

大江边、残照里,仲宣楼。

烟波虾菜,料尔生计尽优游。

此地孤城绝岛,长被蛟涎兔汁,鍊足一天秋。

横竹吹阿滥,叫醒千古愁。

摘要

《水调歌头·新秋寄骥沙徐仲宣》是清初词坛大家陈维崧写给同乡好友徐仲宣的寄怀之作。康熙六年(1667年),陈维崧流寓京口,恰逢新秋时节,见北固山云烟苍茫、长江奔涌,触发了对故乡宜兴及挚友的深切思念。词中"万里秋声动"的壮阔起笔,既描绘了天地萧瑟的秋景,更暗喻身世飘零之悲;"故人相望何处"的殷切追问,饱含乱世中知交难聚的孤寂。下阕以"醉倚层楼铁笛"的豪宕意象,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友人的深情慰勉,结句"莫负故园霜鲙"借张翰思鲈典故,既劝友人珍重故园风物,亦自抒羁旅之痛。全词熔铸雄浑与婉约,在苍凉秋意中迸发金石之音,展现了阳羡词派"哀艳雄奇"的独特气韵,被后世视为清初文人深挚友情的典范书写。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秋色开篇,清雅高远,勾勒出一幅澄澈空明的画卷。"洁于雪"三字极写秋色之纯净,而"澄湛到帘钩"则更显意境之深远。词人独坐轩窗,思念友人,一问"君亦念余不",道尽相思之情。下阕转入对往事的追忆,泉亭草寺、吟篷钓笛的闲适生活如在目前,沙鸥相伴之乐更显情谊之深。结句"横竹吹阿滥,叫醒千古愁",以笛声唤醒千古愁绪,将个人离愁升华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怅惘。全词意境开阔,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蕴含着对人生际遇的哲思。语言清丽含蓄,用典自然,充分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