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闰八月望夕有作
水调歌头 闰八月望夕有作朗读空凉万家月,摇荡菊花期。
飘飘六合清气,欲唤紫鸾骑。
京洛花浮酒市,初把两螯风味,橙子半青时。
莫话旧年梦,聊赋倦游诗。
玉盘高,金靥小,笑相窥。
市朝声利场里,谁肯略忘机。
庾老南楼佳兴,陶令东篱高咏,千古赏音稀。
手捻冷香碎,和月卷玻璃。
摘要
蔡松年的《水调歌头·闰八月望夕有作》是金代词坛的名篇。此词创作于闰八月中秋之夜,面对罕见的天文现象,词人借双秋之景抒怀。上阕以"银汉耿秋色"开篇,描绘玉露金风、双月同辉的奇幻景象,暗含对自然造化的惊叹;下阕转入人生感悟,以"醉倒歌呼谁和"的孤寂,引出"此会古无同"的时空苍茫感,最终在"人生如寄"的喟叹中,以"何用苦匆匆"的放达作结。全词将天文异象与生命哲思交融,既展现壮阔的宇宙意识,又透露出金元易代之际文人的飘零之痛,在清丽词风中注入深沉的历史苍凉,被后世誉为"中州词派"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清雅脱俗之笔,描绘秋夜赏菊的闲情逸致。"空凉万家月"开篇即营造出空明澄澈的意境,与后文"摇荡菊花期"相映成趣。词人借"紫鸾骑"的想象,展现超然物外的情怀。下阕通过"玉盘高,金靥小"的细腻描摹,将菊花比作含笑的佳人,更显风雅。结句"手捻冷香碎,和月卷玻璃"尤为精妙,以触觉与视觉的通感,将菊花的清冷幽香与月色的晶莹透澈融为一体,展现出词人高洁的品格与审美情趣。全词用典自然,化用庾亮南楼、陶潜东篱之典,却不着痕迹,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