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水调歌头·昨梦鹤山去

水调歌头·昨梦鹤山去朗读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诗词

昨梦鹤山去,风景逐时新。

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

尽日兄酥弟酪,触处言鲭义?,相对只翁卿。

梦觉帝乡远,有酒为谁倾。

忽飞来,天外句,梦中人。

自怜何事,强把麋鹿裹朝绅。

坐看九衢车马,鞭策长安日月,檐阁太玄经。

只说来时节,金气已高明。

摘要

这首词是南宋理学家魏了翁晚年归隐后所作,寄托了他对鹤山书院的精神依恋与理想追求。词以“昨梦鹤山去”开篇,以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描绘了书院清幽的学术圣境——“云气湿青红”。下阕笔锋转向对自身学术生涯的观照,“天公”二句暗喻其传播理学、培养人才的使命,结句“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更以晶莹意象昭示其澄澈的学术襟怀。全词在山水意象中熔铸了理学家的精神境界,既流露对书院讲学生涯的深切怀念,又展现其“浩荡百川流”的学术气象与“表里俱澄澈”的人格追求,堪称南宋理学词中融合性理哲思与文学意境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词以梦境为引,虚实相生,勾勒出一幅超然物外的文人画卷。开篇"昨梦鹤山去"即点出梦游之趣,以"藕花""松竹"等意象营造清幽意境。下阕笔锋陡转,以"天外句,梦中人"道出对现实仕途的疏离感,暗含"麋鹿裹朝绅"的无奈自嘲。末句"金气已高明"收束全篇,既暗指秋日气象,又隐喻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全词语言清丽,意境空灵,在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