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边词四首
上谷边词四首朗读骆驼见柳等闲枯,虏见南醪命拚殂。
倒与鸱夷留一滴,回缰犹作卯儿姑。
摘要
徐渭的《上谷边词四首》是明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北疆的军事风貌与边民生活。这组诗创作于嘉靖年间,当时北方边境饱受蒙古部落侵扰,诗人借古喻今,通过描写上谷(今河北宣化一带)戍边将士的艰苦与悲壮,暗含对朝廷边防政策的反思。诗中既有"胡儿住牧龙门湾,胡妇烹羊劝客餐"的异域风情刻画,也有"沙场争裹尸,马革誓不归"的慷慨悲歌,既赞颂了将士保家卫国的热血,又流露出对战争残酷性的清醒认知。徐渭以冷峻笔法打破传统边塞诗的浪漫化倾向,真实展现了边疆的荒凉与军民共御外敌的生存状态。这组诗语言质朴刚健,情感深沉复杂,在明代诗歌中独树一帜,被后世评价为"以血性文字写边塞魂魄"的典范之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短诗通过骆驼、柳树、鸱夷等意象,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将士的豪情。"骆驼见柳等闲枯"以骆驼的视角写柳树枯萎,暗示边地荒凉;"虏见南醪命拚殂"则表现敌军为酒拼命,反衬我方士气。后两句尤为精彩,"倒与鸱夷留一滴"写将士豪饮的气概,"回缰犹作卯儿姑"则以轻松笔调写战马回营,刚柔并济。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在看似随意的描述中暗含深意,展现了边塞将士既豪放又细腻的精神世界。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