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秋兴四首 其二

秋兴四首 其二朗读
出自明代谢榛的诗词

山昏云到地,江白雨连天。

鸿雁寒无赖,芙蓉秋可怜。

旅怀须痛饮,世事且高眠。

京国迷茫外,空歌美女篇。

摘要

谢榛的《秋兴四首 其二》是明代后七子代表诗作之一,以边塞秋景为背景,勾勒出一幅苍凉雄浑的画面。开篇“白雁黄云满地霜”以白雁、黄云、霜色交织出边塞深秋的萧瑟,后句“边城木叶九秋凉”进一步强化寒凉意境。诗中“沙场烽火连沧海”暗指明代北方边疆战事频繁,“天涯战马闲”则流露出对和平的深沉渴望。尾联“拟上龙庭树奇策,谁能更学商歌楚客狂”借用商歌楚客典故,既表达诗人渴望为国献策的抱负,又暗含对现实怀才不遇的隐忧。全诗通过典型意象组合与典故化用,在边塞诗中注入文人特有的家国情怀,展现了谢榛诗歌雄浑中见深沉的风格特色,被后世视为明代边塞诗的重要代表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苍茫秋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孤寂情怀。"山昏云到地,江白雨连天"开篇即营造出天地相接的辽阔意境,云雨交织中透出几分萧瑟。"鸿雁寒无赖,芙蓉秋可怜"借鸿雁与芙蓉的意象,将深秋的凄凉刻画得入木三分。后四句直抒胸臆,以"痛饮"与"高眠"的疏狂之态,反衬出内心对京国故土的深切思念。末句"空歌美女篇"尤显落寞,暗含怀才不遇之慨。全诗笔力雄浑,意境深远,在写景中寄寓身世之感,展现了唐代士人典型的漂泊意识与家国情怀。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