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驴
卖驴朗读归鞍太行下,南及汉川湄。
远历风霜苦,难为蹇劣姿。
在予常惜力,于汝亦忘疲。
去落他人手,筋骸愁自兹。
摘要
陈恭尹是明末清初岭南著名诗人,其《卖驴》一诗以市井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卖驴者与买主的对话场景,折射出民间疾苦与社会矛盾。诗中"瘦骨如山老病身"的驴子形象,既暗喻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也隐含着诗人对明清易代之际士人命运的思考。全诗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意,通过"一钱不直君莫嗔"的无奈叹息,道尽乱世中生命价值的贬损与尊严的消解。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既延续了杜甫"诗史"传统,又展现出岭南诗人关注现实的创作特色,在清代遗民诗中具有独特的思想深度。
DeepSeek赏析
诗人以老马自喻,写尽文人风骨与宦海沉浮。首联"归鞍太行下,南及汉川湄"勾勒出千里奔波的疲惫身影,一个"归"字暗含思乡之情。颔联"远历风霜苦,难为蹇劣姿"道出仕途艰辛,却仍坚守气节。"在予常惜力"写尽文人慎独之心,"于汝亦忘疲"则见其鞠躬尽瘁之志。尾联"去落他人手"陡转,道出寄人篱下之悲,与首联归思遥相呼应。全诗以马喻人,在简朴笔触中见深沉,在平淡语意中含悲愤,体现了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