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晖阁
藏晖阁朗读奥室乃环堵,窗户何由施。
一瓦覆蠡甲,天光常下垂。
摘要
王绂的《藏晖阁》是明代一首以隐逸情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藏晖阁的幽深静谧环境,如"云气常冥冥""帘栊翠霭浮""古树交檐楹""苍苔上文字"等意象,营造出超脱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诗人追求内心澄明、远离喧嚣的志趣。王绂作为明初著名画家兼诗人,其作品常将诗画意境相融,此诗以"藏晖"为核心,既指建筑隐于山林之态,又暗喻收敛锋芒、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诗中"君子贵深藏""至人重含章"等句,化用《周易》"含章可贞"典故,表达了对儒家谦逊守拙思想的认同。尾联"永言勖初心,勿谓斯言狂"更显其固守本真的坚定态度。该诗语言清丽洗练,意境深远,体现了王绂作为文人画家淡泊名利的品格追求,是明代隐逸诗中的佳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方幽居之所。"奥室乃环堵"开篇即点明居所特点,四壁环绕,暗示空间的封闭。"窗户何由施"一句设问,更显居所之奇特。后两句"一瓦覆蠡甲,天光常下垂"写景极富巧思,以"蠡甲"喻屋瓦的弧度,又透过这一缝隙可见天光垂落,明暗交错的意境令人称奇。全诗虽写陋室,却写出了诗人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情怀,更展现出诗人观察入微、以小见大的艺术功力。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