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

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朗读
出自宋代李纲的诗词

晃耀灵光真有体,从横妙用本无踪。

须弥芥子非虚语,事理从来本自融。

摘要

李纲的《罗畴老录示和丹霞绝句五首次韵 其四》是宋代诗人李纲创作的一组和诗中的第四首。此诗通过“已悟真如匪夜炉”等佛理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幻与真实关系的哲思,暗含对现实困境的超越态度。诗中“何须更觅大还丹”一句,既呼应了道家炼丹求长生的传统,又以反问形式传递出豁达心境,认为精神解脱远胜于外物追求。李纲作为南宋主战派名臣,在经历政治挫折后,常借诗文抒发对世事的洞察与超然,此诗亦折射出他在宦海沉浮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思想轨迹。全诗融合禅理与诗境,展现了宋代士大夫融合儒释道的典型精神面貌。

DeepSeek赏析

这首禅诗以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佛教圆融无碍的智慧境界。开篇"晃耀灵光"与"从横妙用"形成虚实相映,既道出佛性真实不虚的本质,又点明其超越形相的玄妙。"须弥芥子"之喻化用《维摩经》典故,将须弥山纳于芥子的不可思议境界,巧妙地破除世人执着的大小分别见。末句"事理本融"四字如画龙点睛,揭示出现象与本体、有限与无限的终极统一。全诗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厚,在短短二十八字中展现了禅宗不二法门的精要,令人读之如饮醍醐。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