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
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朗读淑候媚川石,初景澹林霏。
扶藤循石坂,杨柳共依依。
朱弦卧行襆,随往抱希微。
无论遇高赏,器在道无违。
摘要
《家藏马远春山行乐大幅》是明代文人祝允明为其收藏的南宋画家马远画作所题诗文。马远为南宋院体画代表,擅绘山水,此画以春山行乐为主题,勾勒出峰峦叠翠、游人怡然的意境。祝允明在诗中既赞画艺精妙,又抒个人情志,通过“烟霞供养心常静,丘壑经行梦亦清”等句,流露对隐逸山林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艺术交融之美的体悟。明代文人素有收藏、题咏古画传统,此作既是对马远笔意的致敬,亦折射出祝允明作为吴门才子“以艺养心”的审美追求。虽无明确史料记载该诗具体创作背景,但从其凝练笔法中可见祝氏将书画鉴赏升华为精神栖居的文人雅趣,展现了诗画互通的传统美学思想。
DeepSeek赏析
这首山水小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隐逸画卷。首联"淑候媚川石,初景澹林霏"以拟人手法赋予川石灵性,晨雾中的树林更显幽静。诗人"扶藤循石坂"的细节描写,展现寻幽访胜的闲适心境。杨柳依依的意象既点明季节,又暗含离群索居之意。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以"朱弦"暗喻高洁品格,"希微"寄托超脱之志。末句"器在道无违"化用《庄子》典故,表达物我两忘的境界。全诗由景入情,由情及理,在简练的语言中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体现了六朝隐逸诗"寄至味于淡泊"的美学追求。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