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舟过桃源

舟过桃源朗读
出自宋代汪梦斗的诗词

前来不得由捷径,今日才能据要津。

水趁晚潮势殊顺,岸陈秋绿迹相亲。

因知客路无多日,喜到家时恰小春。

晓绝淮流却扶杖,逢人便谓即乡人。

摘要

《舟过桃源》是宋末元初文人汪梦斗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诗人乘舟途经桃源时的所见所感,借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典故,隐喻对故国山河的眷恋与对动荡现实的忧思。诗中“万山回合锁苍烟”的萧瑟景象,暗合宋亡后江山易主的历史背景;“避世已无秦甲子,纪年犹识鲁春秋”等句,既点明诗人身处元朝统治下的时间错位感,又彰显其坚守气节、心系前朝的情怀。全诗以苍茫山水寄寓黍离之悲,语言沉郁凝练,既有对陶渊明隐逸精神的追慕,又融入了遗民文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宋元易代之际士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归途抒怀为主线,展现出诗人久别还乡的欣喜之情。首联"前来不得由捷径,今日才能据要津"暗喻人生际遇的曲折,而今终得圆梦。颔联"水趁晚潮势殊顺,岸陈秋绿迹相亲"以景物映衬心情,潮水顺流与秋岸相亲的意象,巧妙地烘托出游子归乡的急切与亲切。颈联"因知客路无多日,喜到家时恰小春"直抒胸臆,道出归期将近的喜悦。尾联"晓绝淮流却扶杖,逢人便谓即乡人"更是情真意切,扶杖而行、认人为亲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游子近乡情更切的特殊心境。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写景抒情浑然一体,充分展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功力和细腻的情感体验。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