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田中丞高亭
登田中丞高亭朗读高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
摘要
贾岛《登田中丞高亭》创作于晚唐时期,记录了诗人秋日登临友人田中丞所建高亭的所见所感。诗中"秋草丛生千百品,夕阳船去两三痕"等句,通过描绘荒芜秋草、孤舟远影等意象,营造出萧瑟苍凉的意境,暗含对时代动荡的隐忧。"谁家更结河梁阁,寒潮不上龙门门"则流露出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清醒认知,展现出其孤高自守的品性。全诗延续了贾岛"清奇僻苦"的创作风格,以冷寂笔触勾勒晚唐文人特有的精神世界。虽不如"鸟宿池边树"等名篇广为传诵,却真实反映了贾岛作为"苦吟诗人"对世事的敏锐洞察与独特审美取向。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高亭独坐为场景,营造出一幅秋夜孤寂的画卷。"高亭林表迥嵯峨"的起笔便勾勒出高耸入云的亭台,与苍茫林海形成鲜明对照。诗人独坐秋宵,彻夜不眠,暗示内心的孤寂。后两句运用神话意象,玉兔与玉人的歌声从月色中飘出,而天际的白云却无法与之相应和,巧妙地以景物反衬心境。全诗语言精炼,意境空灵,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感受融为一体,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难以言说的孤独情怀。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