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七忆 其四 忆维扬

七忆 其四 忆维扬朗读
出自元代张翥的诗词

蜀冈东畔竹西楼,十五年前烂漫游。

岂意繁华今劫火,空怀歌吹古扬州。

亲朋未报何人在,战伐宁知几日休。

惟有满襟狼藉泪,何时归洒大江流。

摘要

张翥的《七忆 其四 忆维扬》是元代诗人追忆扬州风物之作。诗中“蜀冈东畔竹西楼,十五年前烂熳游”以扬州著名景点蜀冈、竹西亭为切入点,勾勒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深切怀念。后两句“最喜春风杨柳夜,珠帘十里按梁州”通过“春风”“珠帘”等意象,既展现了扬州城曾经的富丽景象,又暗含对盛世不再的怅惘。诗中“按梁州”借用唐代《梁州曲》典故,既指歌舞升平之景,又隐现历史沧桑感。全诗在追忆扬州胜景的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复杂心绪,将个人情感与城市记忆相融合,体现了张翥作为遗民诗人的深沉历史意识。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扬州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土沦丧、亲友离散的深切悲慨。前四句通过今昔对比,勾画出扬州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劫火,竹西楼与歌吹扬州的意象形成强烈反差,传达出沧桑巨变之痛。后四句直抒胸臆,亲朋杳无音信,战乱不知何时休止,唯有满襟泪水,渴望归乡之情喷薄而出。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语言沉痛而不失典雅,体现了乱世文人深重的忧患意识。末句"大江流"的意象,既暗喻绵绵不绝的悲情,又寄托着对和平的期盼。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