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嵩巫亭
寄题嵩巫亭朗读平地烟霄向此分,绣楣丹槛照清芬。
风帘春卷秋空碧,剩见西山数岭云。
摘要
欧阳修的《寄题嵩巫亭》是一首以山水抒怀的七言律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此诗为友人平阳秀才周愈所建嵩巫亭而题,当时周愈因事被贬,欧阳修借此诗表达宽慰与共勉之情。诗中“平地烟霄此半分”以嵩山、巫峡的险峻地势暗喻人生境遇的起伏,通过“踏石弄泉流”等意象展现超脱俗世、寄情山水的情怀。末句“更约高谈会”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暗含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全诗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相融,语言凝练而意境开阔,体现了欧阳修“文道合一”的文学主张,以及宋诗注重理趣的特点。诗中既有对友人处境的深切体察,又以豁达笔调传递出士大夫在宦海沉浮中坚守精神自由的风骨。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精炼笔触勾勒出一幅高远清幽的山水画卷。首句"平地烟霄向此分"以空间分割手法,将人间与云霄巧妙区隔,营造出超然意境。次句"绣楣丹槛照清芬"通过富丽堂皇的建筑细节与清香气息的并置,形成感官上的多重体验。后二句尤见匠心,"风帘春卷秋空碧"将春秋二季的典型意象熔铸一炉,帘卷空碧的动态描写更显空灵。"剩见西山数岭云"以简约之笔收束全篇,一个"剩"字道尽物我两忘的闲适心境,数岭浮云既是实景,又隐喻着文人淡泊的情怀。全诗四句三转,在有限篇幅中完成由人间到云霄,由具象到抽象的意境升华,堪称绝句典范。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