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吟
遥夜吟朗读明发叶榆城,瞑逗兰津渡。
超忽类飞翰,往来如织路。
仆痡马亦黄,簪短带复长。
天高行谁问,日暮坐自伤。
鸿飞畏逢罗,虎饥正出柙。
寒流泚玄冠,凉风吹白帢。
子有负俗累,予乃投荒人。
暌形而比影,异习仍同尘。
晤言能几朝,契阔还叠夕。
浪迹苦难并,嘉会良易掷。
翻忆在滇海,翻思在连然。
嬥歌花馆醉,清梵云房眠。
丹荧耿遥夜,乌臼聒五晓。
相望不可晨,咫尺限云杪。
摘要
《遥夜吟》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漫长寒夜中的孤寂心境与羁旅之思。诗中通过"遥夜耿不寐""客子独无眠"等意象,勾画出游子辗转难眠的寂寥画面,更以"孤灯暗复明""寒鸡号且咽"的视听描写,强化了时空凝滞、长夜难明的压抑感。杨慎巧妙运用"北风凄以厉""严霜皓朝日"等自然意象,既暗示人生境遇的困顿,又隐喻着对黎明与希望的期待。全诗语言凝练深沉,情感真挚动人,虽未明确提及具体创作背景,但结合杨慎因"大礼议"事件遭贬谪、半生流放滇南的经历,可感知其字里行间渗透着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精神苦闷与生命坚守。该作虽未如《临江仙》般广为人知,却以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展现杨慎诗歌魅力的重要篇章。
DeepSeek赏析
杨慎此诗写羁旅之思,字里行间浸透着天涯孤客的苍凉。诗人以"明发叶榆城"起笔,勾勒出奔走劳顿的旅途图景。"超忽类飞翰"四句,将行役之苦写得入木三分。诗中"天高行谁问,日暮坐自伤"十字尤为警策,道尽游子独行无依的孤寂。后段转入回忆,以"嬥歌花馆醉"与眼前处境形成鲜明反差。末句"咫尺限云杪"以空间阻隔喻心灵距离,含蓄隽永。全诗情感沉郁却不失节制,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体现了杨慎作为明代大儒的深厚诗学修养。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