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中丞刘公侍御谢公除夕联句见怀
次韵奉酬中丞刘公侍御谢公除夕联句见怀朗读岁夕遥怜误忆家,月毫联锦灿缸花。
戍楼晓角传清燕,归棹寒江梦断鸦。
彩燕西飞边候改,碧鸡东望蜀云赊。
不知卧病衡天柱,何似穷愁瘴海涯。
摘要
杨慎的《次韵奉酬中丞刘公侍御谢公除夕联句见怀》是一首酬答友人的诗作,创作于除夕这一特殊时节。诗中通过次韵联句的形式,展现了文人间的情谊与思想共鸣。作者借节日氛围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感怀,同时暗含自身身处贬谪境遇的复杂心绪。诗中既有对友人关怀的感激,也有对人生际遇的喟叹,更透露出士大夫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文人风骨与精神追求。其语言凝练典雅,用典自然贴切,在酬答诗中别具一格,既体现了明代文人交游唱和的风尚,也折射出杨慎被贬云南后依然坚守的士人品格与文学修养。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岁末思乡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意象,展现出诗人羁旅天涯的孤寂心境。首联"月毫联锦灿缸花"以月光与灯花相映成趣的意象,反衬出诗人独对佳节的落寞。颔联"戍楼晓角"与"归棹寒江"的对比,巧妙地勾勒出边关与故乡的时空阻隔。颈联"彩燕西飞"、"碧鸡东望",通过飞鸟意象展现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尾联"卧病衡天柱"与"穷愁瘴海涯"的强烈对比,将漂泊之苦推向极致。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在时空交错中展现出游子无法排遣的乡愁,堪称羁旅诗中的佳作。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