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圃杂咏 其一
莱圃杂咏 其一朗读甘蕉经雨后,叶叶有新心。
舒卷无人见,萧疏又一林。
摘要
《莱圃杂咏 其一》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田园组诗中的一首。屈大均作为明遗民,明亡后曾参与抗清活动,失败后归隐田园,躬耕自养。此诗以“莱圃”为切入点,描绘诗人亲自耕种蔬菜、自食其力的隐逸生活。诗中“葵藿有心同雨露,蕨薇无命望阳春”等句,表面写蔬菜生长仰赖自然,实则暗喻遗民处境,既寄托对故国的忠诚(如葵藿向阳),又流露复国无望的悲凉(如薇蕨难生)。末句“天留硕果藏雷火,冬后繁花是此身”更以象征手法展现不屈气节,将自身比作深藏地下的果实,虽处寒冬仍待春发。全诗将农事劳作与遗民情怀相融,语言质朴而意蕴深厚,体现了屈大均“以诗存史”的创作理念,既有陶渊明式的田园诗意,又贯注着遗民特有的沉痛与坚韧,在明清易代诗歌中独具风骨。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甘蕉为喻,写尽雨后新生的诗意。首句"甘蕉经雨后"点出背景,经历风雨后万物焕然一新。"叶叶有新心"尤为传神,既写芭蕉新叶舒展之态,又暗喻人心澄明之境。后两句中"舒卷无人见"与"萧疏又一林"形成鲜明对照,写出自然的自在更迭与生命的从容舒展。全诗语言简净,意境清新,以寻常景物寄寓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悟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察。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